有说法指香港曾经是运送香料的港口,因而得名,时至今日,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地标建筑和划时代的摩天大楼可谓栉次鳞比,当中不少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的作品。下次你来访香港时,不妨留意以下6座代表性建筑。
环球贸易广场(简称ICC)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,矗立于西九龙维多利亚港西侧,其玻璃幕墙迎向午后和煦的阳光,折射出柔和的光芒。这座摩天巨楼高达484米,共有108层,设有办公室、丽思卡尔顿酒店、天际100香港观景台,还有Ozone顶楼酒吧,供人把酒俯瞰壮丽的海港景致。环球贸易广场由环球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(KPF)设计,大楼底座的顶篷呈弧形,向外伸延并逐渐收窄,负责设计的建筑师称之为“龙尾”。
1960年代,历史悠久的贸易商怡和洋行为建设新总部而购入了一幅土地,更获得当时香港政府的一大优待:楼高52层的怡和大厦将保证永久拥有前无阻挡的海港风景,这就需要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建筑才能匹配。为此,怡和洋行联络香港赫赫有名的巴马丹拿建筑事务所,并指定日裔加拿大籍建筑师木下一。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建筑师从竹枝中撷取设计灵感,最终创作出一座结构创新大胆的建筑物,并配上独特的舷窗式圆形窗户,与维多利亚港上的船只互相呼应。怡和大厦在1973年落成,当时是亚洲最高的大楼。
世界上能拥有全新世界级艺术博物馆的城市并不多,更遑论是由知名建筑事务所Herzog & de Meuron操刀设计的。视觉文化博物馆M+有别于一般博物馆,它拔地而起,楼高20层,其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大幕墙投射出特别委托的影像艺术作品。陶瓦组件覆盖大楼的外墙及地面楼层部分区域,墨绿色的陶瓷瓦片与传统中式屋顶设计互相呼应。进入室内,访客会发现地下别有洞天,博物馆围绕着地下的“潜空间”而建,它是沿着现有铁路隧道的轮廓挖掘出的空间,现成为展览大型艺术品的场地。除此之外,M+还设有多个展览厅、戏院和其他专为展示当代艺术、流动影像、建筑和设计而设的展览空间。
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内有一座非常瞩目的建筑物,它就是由已故的建筑大师Zaha Hadid操刀设计的赛马会创新楼。从远处看,它像一颗经过河流冲刷的鹅卵石;但近观细看,其蜿蜒有致的层叠式结构,加上以空灵的白色为主调的室内空间,令它看起来更像是来自外太空的飞船,跟校园内其他大楼相映成趣。理工大学校园主要是一组建于平台之上的独立红砖建筑群,由木下一负责设计,外型四平八稳,并有多个绿意盎然的庭园点缀其中,同样别具魅力。
集古迹与艺术文化场所于一身的大馆,由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改建而成,幕后功臣是享誉国际的瑞士建筑事务所Herzog & de Meuron。这个源自19世纪的古迹由16座历史建筑组成,结构错综复杂,在建筑师的巧手下,变成一连串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,供访客散步游览,在树荫下乘凉,或轻松享受一顿美食,同时欣赏这里定期举行的现场表演、当代艺术节目、历史展览和其他活动。建筑师还在原有建筑群中增添了两座新建筑物:分别是赛马会艺坊和赛马会立方。这两座新建筑的幕墙由特别铸造的铝砖砌成,既与昔日建筑群中的监狱石墙形成今昔对照,亦与周遭的旧建筑构成鲜明的视觉对比,令新建筑显得格外与别不同。赛马会艺坊内有一座以木材和混凝土建成的螺旋楼梯,通往上层的画廊,方便访客游览。
英国现代主义建筑师Ron Phillips曾效力香港政府,当时他要为公务员设计一座新办公大楼,结果不负所托,构筑出一座朴实的建筑典范。新办公大楼的地面楼层高逾两层,并设置多道拱门,散发出低调典雅的气派,而跟立面呈内斜角的嵌入式窗户,能避免炎热的阳光直射进室内,具节能功效,这种环保意识在当时来说非常高瞻远瞩。同时,这些嵌进立面内的窗户亦为大楼带来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。难怪这座政府大楼后来被赋予第二次生命,改建成豪华精品居停美利酒店,并由著名建筑事务所Foster + Partners负责修复和活化。即使你不是酒店的住客,也可以在酒店的Popinjays天台餐厅及酒吧细味其建筑美学。
被香港的建筑魅力迷倒了?不妨一起发掘香港唐楼的前世今生,用全新视角发掘这座城市的千姿百态吧!
本文所述资料会不时更新,恕不另行预告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向有关方面查询。
香港旅游发展局对本文所述资料,包括商店、餐馆、货品及服务等概不负责,并对此等资料,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,包括其商业适用性、准确性、足够性及可靠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