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将于11月24日举行,当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及主桥将分阶段实施临时管控措施,届时所有跨境客运通关服务将暂停。详情请按此查阅。
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孕育于香港,他的革命事业亦与香港关系密切。他在香港接受了中学和大学教育,并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共同研讨强国富民的方法,并多次策动推翻清朝的活动。现在,漫步香港岛中西区的“孙中山史迹径”,您依然可以找到他在这片土地上遗留的革命痕迹。此外,您还可以透过沿途多个由本地艺术家合作设计,以“古今、艺术”为主题的史迹径的艺术品,一探香港的往昔历史和文化特色。
下载“智博行”手机应用程式,跟着导览路线走或按此查看更多资讯。
相片提供:李純恩先生
香港大学是香港首间大学,于1911年成立。孙中山于1887至1892年就读的香港西医书院,于1912年并入香港大学成为医学院。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访问香港大学,在“大礼堂”(现称陆佑堂)公开演说,当中曾提及“香港与香港大学是我的知识诞生地。”
于1883年底,孙中山到香港求学,入读圣公会开办的拔萃书室(今拔萃男书院),次年4月转读中央书院。
孙中山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,并出任总理;而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则在同年年底成立。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曾于坚道、普庆坊、摩理臣山道、兰桂坊及皇后大道等多处设立招待所,以接应革命党人。
孙中山于1883年年底来港后,就读圣公会开办的拔萃书室及中央书院期间,在必列者士街2号的美国公理会福音堂(今中华基督教会公理堂)居住。其后孙中山更在此受洗,成为基督徒,取教名“日新”。
中央书院于1862年创办,当时称为“大书馆”,为香港第一所提供西式现代教育的官立中学,培养出大批具备中西文化视野的中英双语精英。孙中山于1884年4月15日入读中央书院高中部,直至1886年毕业。
孙中山在香港习医时,经常与尢列、陈少白、杨鹤龄等志同道合的友人,在杨鹤龄的祖业杨耀记内讨论时局甚至畅谈革命。正因为他们言论大胆,叫人侧目,故被时人称为“四大寇”。
1895年,杨衢云加入孙中山创立的香港兴中会总会,并担任会长,先后参与了广州和惠州起义,但均不成功。1900年起,杨衢云在结志街52号二楼的寓所内教授英文,直到1901年1月杨衢云在此处为清廷派出的刺客所枪杀。
辅仁文社由杨衢云与谢缵泰等人创立,1892年以百子里1号二楼为社址,以开启民智为宗旨。当中有些社员经常讨论时局和政治改革,并与孙中山接触频密。杨衢云与谢缵泰其后成为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核心成员,杨衢云更曾出任该会会长。
1884年4月26日,时任港督宝云为中央书院的新校舍主持奠基礼,当时刚入读该校的孙中山,有可能见证了这项仪式。中央书院于1889年迁入新落成的校舍,易名维多利亚书院,至1894年再改称皇仁书院。皇仁书院于1950年迁往铜锣湾,如今上址为“PMQ 元创方”。
孙中山于1887年到刚成立、附设于雅丽氏利济医院的香港西医书院习医,至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。1912年,香港西医书院并入香港大学成为医学院。
孙中山在港习医期间,居住在香港西医书院的宿舍内,经常参加毗邻医院的道济会堂举办的聚会,从而建立了日后革命事业的人际网络。雅丽氏利济医院和道济会堂均由伦敦传道会开办,以帮助华人社群。
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年底在夏威夷创立的革命组织,矢志推翻清廷。1895年2月,该会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,黄咏商成为首任会长,以士丹顿街13号为会址,取名“干亨行”作掩饰,并策动革命史上首次起义 —— “乙未广州之役”。
杏燕楼是19世纪末香港有名的西菜馆,孙中山时常与友人在此谈论国是。
1899年,孙中山命陈少白来港筹办革命机关报,第一份革命机关报《中国日报》遂于1900年1月创刊。《中国日报》报馆除了出版革命报刊,更为兴中会以及各地革命党人提供聚会议事的场所,1900年惠州起义的大本营即设于报馆三楼。
(备注:此站艺术品暂时移离,敬请留意。)
当年,和记栈表面上是一间行船馆,其实是革命机关;革命党人在此策划了1903年“壬寅广州之役”。此役由谢缵泰统筹,并获香港富商李纪堂资助,但以失败告终。谢缵泰从此退出革命,转而筹办《南华早报》,以舆论鼓吹改革。
在这里再次重温孙中山的足迹:他不仅在香港完成学业,往后亦以香港为筹划革命的基地,期间的所见所闻,孕育了这位历史伟人划时代的革命思想。
{{post.type}}
本服务使用cookies及其他工具帮助区分您与本服务的其他用户。这有助于改善本服务,并为您提供更佳的体验。当您继续使用本服务(或其任何部分)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在您的电脑上放置cookies。按此了解更多有关cookies的详情。
管理我的cook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