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西贡公众码头搭乘快艇15分钟,你就可以踏足充满故事与人文风情的小岛 盐田梓 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网址 {{website}} 更多资讯 。盐田梓又名“盐田仔”,过去,岛上村民设盐田以晒盐维生,因而得名。然而时移势易,制盐业式微、村民外迁,岛上一片荒凉。眼看着这里丰富的历史就要被世人遗忘,所幸在2000年开始的社区复兴活动,让小岛许多动人的故事与文化得以保留了下来。盐田的修复工作不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项,也让小岛成为香港硕果仅存的产盐地。近年来,盐田梓更成了香港其中一个最有趣而另类的一日游好去处。
早在1670年,有客家人从内地南方一带移居到香港,偶然发现了盐田梓便定居下来。全岛只有500多米宽,最高海拔也只有37米。涨潮时,海水淹没大片平地;退潮时,随着风吹日晒,平地成为适合制盐的场所。村民因此开设盐田、建造水闸,以控制海水的进出,同时全面发展制盐业,把生产的盐销售到西贡和邻近地区。
在300年前、没有冰箱的时代,人们主要用盐来腌制食物,加以保存,所以盐在古代是珍贵的商品。此外,过去多数人从事体力劳动,因为经常流汗,需要补充盐分,所以盐自然成了食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盐在从前到底有多珍贵呢?1700年代末,南中国海一带海盗横行,盐光保育中心的盐田管理员叶陈立就猜测,由于生产盐,地处偏僻的盐田梓因而更容易遭到海盗攻击。不过位置偏远,却也有其优点。
叶陈立说:“盐田梓离市区实在太远了,以至于(当时的)政府没有派税务人员前往收税,这让村民得以享有可观的收入。”
就这样,200年来客家村民在岛上安居乐业,与潮汐海水为伍,靠着日晒风吹的方式晒盐卖盐。19世纪末,欧洲传教士到西贡一带传教,盐田梓村民纷纷归信天主教,同时于1890年在小岛上兴建圣若瑟小堂。
可惜,好景不常。大约在100年前,岛上村民世外桃源般的安逸生活逐渐失去了光芒。主要原因是这里生产的盐,在价格上无法与来自内地和越南的产品竞争。此外,叶陈立相信另一个原因是,交通改善后,政府税务人员更容易出入小岛征收盐税,导致村民收入大减,最终使盐田停产。
到了1920年代,盐田梓再也看不到任何盐田。虽然在1940年代,岛上仍有约1,000人居住,不过在这之后的数十年间,村民纷纷搬离,人数大减。到了1980年代,全岛更只剩下四位村民;小岛渐渐荒废,一度更被称为“鬼岛”。
直到2000年,要不是一群热心的原住民后代回到盐田梓,大力推动社区复兴,这条客家村落大概会完全消失。村民更在2011年成立盐光保育中心,负责保育和推广盐田梓的自然生态与文化。当初参与活动的叶陈立,也是在当了一年的义工之后,才接手管理盐田。
叶陈立说:“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振兴盐田梓的文化,所以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晒盐手法,并向先人致敬。”
传统的人工晒盐,耗费时日,过程缓慢。首先,海水必须引入到盐田,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蒸发而结晶成盐。阳光普照和高温天气,都有助于加快整个蒸发过程。这种仰赖天日的传统晒盐法,自然无法大量生产,不过却能够产出高素质的海盐。
叶陈立说:“海水中富含我们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,而且我们把盐送到大学的实验室检测,证实我们的海盐品质非常高。也就是说,沿用祖先的天然传统晒盐法,能够制造出更健康的盐。”
除了重点保护与传承文化,盐光保育中心也出售海盐。目前盐场的产量不多,大概每个月只产出400到500瓶海盐,每瓶约130克,以捐赠的方式每瓶收取港币$50。值得一提的是,海盐的味道很不错呢!
叶陈立表示:“访客们都说,我们的海盐不会‘死咸’。尝尝我们的海盐,你就知道咸味会慢慢地散发出来,而且人们都说,最后还带有回甘味呢!”
2015年,盐田梓重建盐田的工程,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亚太区“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”,肯定了村民和热心人士多年来为保护香港这个工业遗产所作的努力。盐光保育中心每逢周末和公众假期都对外开放,同时每天举办两场介绍盐田的讲座与海盐制作工作坊,有兴趣可以提前上网预约。
本文所述资料会不时更新,恕不另行预告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向有关方面查询。
香港旅游发展局对本文所述资料,包括商店、餐馆、货品及服务等概不负责,并对此等资料,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,包括其商业适用性、准确性、足够性及可靠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