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获国际大奖的建筑师钟宏亮(Thomas),正全情投入在一个有别于设计摩天大厦或高密度建筑的新项目。他正专注研究散布在大屿山大东山山腰上的19座小石屋。
Thomas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。他所带领的跨学科团队集建筑学、人类学、生态学、地理和生命科学的专业知识于一身,主要研究香港中上环和筲箕湾等市区的发展。但自2014年起,他渐渐将目光由城市转移到乡郊。
Thomas说:“在香港,很多建筑师都会将研究重心放在高密度的市中心,但我认为无论在教学或学术研究的层面上,香港还有更多值得我们留意的地方。”
在2021年,Thomas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大屿山上,并积极参与一个获“大屿山保育基金”资助的项目,以保育位于大屿山南面海岸、拥有400年历史的水口村。
期间,他在大东山(香港第3高山,海拔869米)和二东山(第9高山,海拔747米)的山坡上发现了“烂头营”——19间坐落在山脊上的平顶小石屋。
Thomas分享道:“在20世纪初,来自世界各地如美国、英国、北欧、瑞士、德国的传教士都会到烂头营避暑。虽然他们当中有部分人是第一次碰面,但他们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小社区。”
这些外型粗犷的单层石屋,面积由200到400平方米不等。每间屋有二至三个房间及一间浴室,但没有电力供应。直到现在,有些在19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早期建造的石屋仍然由教会所拥有。
至于其他石屋则由不同人士持有,他们或向往宁静、或想避暑、或喜爱大东山一带壮丽的山景城景。在天气晴朗时,游客更可以远眺九龙、长洲、香港国际机场和深圳的面貌。
Thomas回忆起去年11月初次到访大东山的情境,当时山坡上已经铺满2米高的金黄色芒草。
“当你爬得越高,环境就越干燥,四周的植物也会有所不同。到达山顶时,你会看到石屋分布在两个斜坡上,而两个斜坡中间刚好形成了一个宛如‘马鞍’的形态。你还可以看到周围的云彩在流动,放眼远处的背景就是我们的城市,景色实在令人赞叹不已。”
Thomas受到这次难忘体验所启发,他与烂头营的居民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。在基金的资助下,他们展开了另一个名为“重塑烂头营:透过参与行动共创建筑复修及自然保育”的项目。
这项为期3年的计划于2023年正式展开,希望将一座占地利优势的石屋修复及改造为具功能性的“保育研究支援站”,为游客提供紧急支援及成为推动保育研究的试点。
Thomas解释道:“整个计划由修复建筑物开始,我们会先修复其中一座称为‘看守者’的石屋,并派遣熟识山上环境的人员驻扎,守护周边的自然环境,并在紧急情况时提供支援。另外,他们也会培养游客尊重和爱护环境的意识。”
Thomas发现石屋的结构十分有趣,它们均由40厘米厚的石头建造而成,实用之余,空间也得到充分利用。Thomas描述道:“石屋大多数由巨型长方形石头组成,也有少数是圆形。你可以从那些以金属支架固定的护窗板及设有小天窗的房间得知,它们是防护性很强的建筑物。”
这些石屋的设计可能源自于过往的经验,因为传教士们曾在香港最高峰的大帽山(海拔957米)兴建营地,可惜被台风摧毁。相比之下,现时在大东山上的石屋,虽然经历了接近一个世纪的周期性极端天气洗礼,但是墙壁依旧无比坚固。
这个计划将Thomas与当地的居民连系在一起,包括一直协助这项研究、现职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兼烂头营居民协会主席Mark Loasby。
Thomas的团队正在记录有关烂头营的故事,包括在过去数十年间,早期的居民如何与慕名而来的游客建立联系,以及如何从附近的村庄获取物资。Thomas说:“在烂头营生活的传教士都会在大屿山各处结交朋友。”
Thomas希望最终能打造出一个360度的虚拟现实体验,让大众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观看,从而了解到烂头营的珍贵历史价值。他说:“我们希望找到更多有关烂头营的资讯,将这些讯息传播给大家。我们也计划在营地和市区推出实验活动让大众参与,学习保护烂头营。”